褥疮伤口形成后的处理非常麻烦,小则拖延数周伤口才能愈合,大则罹患败血症、截肢或死亡,不但伤身又造成医疗上的负担和浪费。其实只要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褥疮伤口形成的原因。即可预防褥疮的发生。
1、局部性因素,包括:
表皮垂直压力:当外界压力大於局部组织内微血管血压时,局部循环便会受到阻碍,使得细胞处於缺氧状态。如果缺氧的状态持续太久时,细胞就会死亡而造成肌肉、皮下组织和
皮肤溃烂。这些易受到压迫的地方往往是身体上骨头最突出的部位、例如荐骨、脚根、手肘、脚踝、髖部及坐骨脊等处。
表皮水平切力:又叫削力或剪力我们的皮肤以疏鬆的皮下组织与肌肉或骨骼相连,当我们斜躺或半坐卧时,荐骨处皮肤被绷紧而成為一股水平切力,将供应皮肤的血管扯扁,如此
也可能导致皮肤的缺氧及坏死。临床上常见床单未拉平、衣服未拉好所行成的纹路,与皮肤接触面也亦造成此状态。
局部外伤及感染:若不慎擦伤或撞破皮肤易招致感染,使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降低,如再加上前述压力时更可能发生压疮伤口。
局部温度: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使细胞代谢率增高,而降低对缺氧的耐受性。
局部湿度:皮肤浸润过度时,组织便得鬆软而脆弱。造成局部湿度升高的原因多為大小便失禁及局部透气不良,如穿纸尿裤。
2、全身性因素,包括:
年龄:皮肤的弹性及循环因年龄增加而变差,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也变降低。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降低组织的修復能力,对缺氧的耐受力,及对感染的抵抗力。
贫血:贫血使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一但循环受到阻碍时更将容易造成缺氧。
心理因素:有些患者為了获得住院治疗的机会或更多的照顾,便故意疏忽而造成压疮伤口;另外有些患者则是自我毁灭的慢性自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