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较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近几年来,褥疮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逐年上升,双下肢各个部位均可发生,并且各个年龄阶段患者都有可能。对于深受褥疮病痛的患者来说,下肢一旦再发深静脉血栓,其危害是非常大的,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褥疮患者更需谨慎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主要发生在外科手术中及术后的病人中,其发生往往是单侧,以左下肢最多见。血栓形成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以下肢疼痛、肿胀为主,其次可伴有浅表静脉扩张、皮肤温度增高和低热,严重者可发生下肢青肿。
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大致可归结为三大原因: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多见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大手术或创伤后、晚期肿瘤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以下我们来逐一分析:
哪些因素会导致静脉血流滞缓?首先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会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其次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什么原因导致静脉壁损伤?导致静脉壁损伤可归结为三方面原因: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伴有痉挛的褥疮患中较不易形成血栓,往往是长期卧床、双下肢肌肉萎缩、肌肉松弛,结果血液回流滞缓,较易导致血栓。我院褥疮病友中曾有多位在入院前已经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来院时单侧下肢肿胀,或红肿,或伴有下肢偏高等情况。也有几位病友在褥疮治愈出院后形成了血栓。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在邻近四肢或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膜损伤。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活动,或者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被动活动,并嘱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及早的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不仅有利于褥疮的恢复还能减轻褥疮患者的痛苦。
(责任编辑: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