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疾病是骨折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并发症,但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抢救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或恢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骨不连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因此,需要大家增强对骨不连发生的原因的认识和了解,以预防和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治疗方面的因素:骨折后复位不及时或复位不当,造成骨折部位有畸形愈合;复位过程中手法不正确造成二次损伤,或因骨折程度严重如粉碎性骨折等局部损伤严重,局部缺乏良好的血液供应,也会影响骨折的正常生长恢复。手术切开复位或因清创清除过多骨膜、碎裂骨组织等,造成局部血液供应减少、骨折断端间隙过大影响骨痂正常形成连接而发生骨不连。部分通过手术治疗如骨移植患者因术后缺乏正常的治疗和锻炼,长期未复查检查恢复状况也可发生骨不连。另外,骨折后骨折端发生感染或固定装置过紧或过于松动对骨折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骨质生物学不良因素影响:如各种疾病或不良因素导致的骨痂形成障碍、骨痂异常分化、骨质塑形异常或钙化障碍等影响骨折部位的正常恢复,最终导致骨不连疾病的发生,需要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疾病,促进骨折患者尽快恢复。
其实骨折后,如经规范有效的治疗,骨折的再生修复能力较强,一般可有良好的恢复。恢复期间,需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具体化治疗康复方案,规范用药,补充合理健康的营养元素,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注意坚持合适的功能康复锻炼,纠正不良烟酒嗜好,保持合理健康的作息,以促进骨折早日恢复,减少和预防骨不连的发生及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