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窦道患者因为家庭护理的缺陷和对褥疮的认识不足,发现褥疮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病情继续恶化,甚至有些患者误以为褥疮创面只会变大,不会向深部组织发展,其实不然。那么褥疮窦道是如何形成呢?
1、褥疮创面已经形成,细菌继续入侵,治疗过程中没有及时杀死的细菌侵入骨组织,引起患者各种致炎因子持续性的刺激着周围软组织,形成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2、人为因素,护理不当,给病人翻身不及时或其他原因,使患者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让机体的某一部位长期处于被压迫状态,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缺血、缺氧,使组织坏死腐烂,窦道形成。
窦道型褥疮突出的特点为口小腔大,皮肤创面明显小于褥疮范围,多见于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部,也可见于骶尾部,通过外口探查可发现在肌肉浅面或深面存在一定范围不等的假性滑膜囊性腔隙,滑膜囊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直径约数毫米至数厘米,有的与关节相通,有的单独存在,囊腔呈裂隙状,内含少量滑液。
因此:褥疮患者虽口径小,其实内部组织结构已经损坏,加上患者不引起重视,这给病人的愈合时间延长,在临床上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如遇到这种问题应及时来院治疗。
窦道型褥疮的治疗:
褥疮是由于患者自身体质或是有炎症等原因都会导致疮面长期不能愈合。治疗比较难,但不代表不能康复,对于窦道型褥疮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局部皮瓣转移,治疗彻底,可一次修复。
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有良好的可作旋转轴的血管蒂,此肌皮瓣移动度大,可满意地修复骶尾大面积深度压疮,手术操作简便、安全;臀大肌是人体最厚的一块肌肉,且血供丰富,是填充骶尾骨后面的凹陷创面的良好材料。术后可形成一个柔软的肌肉皮下脂肪垫,为承受压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有效地避免压疮复发。适用于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
(责任编辑: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