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又称为骨折不愈合。是骨折端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X线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间隙较大,骨折断端硬化,萎缩疏松,髓腔封闭等表现。骨不连作为一种骨折后的并发症长期存在的话,营对患者的健康、心理等各方面有较大不良影响,因此,了解并熟悉骨不连的发病原因,可帮助骨折患者做好预防减少发病。
总的概括来讲,骨不连的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治疗方法不恰当—骨折断端分离:如髌骨骨折后肌肉收缩力导致骨折断端间隙增大;开放性骨折进行清创后去除过多碎骨和骨膜;骨折处前有软组织等因素增大断端间隙影响骨折生长愈合。骨折部位损伤严重:如严重开放性骨折造成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影响正常的血液供应;固定方式选择不当造成固定后骨折部位承重能力降低,骨吸收和拆除固定装置后的再次损伤等易形成骨不连。感染因素:因操作手法不当或恢复过程中造成骨折部位的感染,使骨折端发生坏死或供应血管阻塞,致使骨痂不能正常形成,骨质吸收或形成死骨,左中导致骨不连的发生。
骨质生物性因素:如糖尿病、骨折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等因素影响,使骨折愈合进程出现异常包括骨痂形成障碍、骨痂钙化障碍、异常分化、骨改建塑形异常等,诱发骨不连的形成。
患者自身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种族、药物敏感性、一般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营养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和质量。另外,术后过早负重活动、锻炼方式不正确或没有坚持足够的锻炼强度和时间或不良习惯如过量烟酒刺激等都会造成骨折断端愈合不良,发生骨不连的情况。
认识骨不连发生的原因后,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更大的帮助。上诉骨不连发病原因可一种或多种共同存在,需要仔细观察和鉴别,以确诊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