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关键在预防,一旦发生褥疮,迁延难愈久不收口,要想根除必须手术治疗。
下面由山东黄河医院专家讲解褥疮的一般症状及各分期的特征表现。
褥疮的临床表现可视为皮肤一系列的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无组织损失,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
皮肤的早期改变白红斑的特征是红斑变化强烈,从粉红色变为亮红色。
色斑体现出血管状态变化的严重性色越重,皮肤的变化更剧烈,可由黑红色变化为青紫色
色斑部位组织中的进一步恶化反应是压缩性皮炎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可出现大水疱结痂、鳞屑。经过适当治疗2~4周可能愈合,无持久性的病理改变。如缺乏认识以及处理压迫性皮炎不及时而导致真正的褥疮形成。
褥疮的发展过程分为三期
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三期。
(一)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潮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有的无肿热反应。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
(二)炎性浸润期如果红肿部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受压表面皮色转为紫红,皮肤因水肿变薄而出现水疱,此时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
(三)溃疡期静脉血液回流受到严重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可达骨骼,甚至引起败血症。此时应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及时到医院处理。
褥疮病程发展迅速,一般难以自愈,治愈后又极易复发。成为典型的卧床病人的头号“杀手”。其中骶尾部褥疮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处理也较困难,特别是较大的或者深达骨质且合并感染的褥疮,治疗上更是难度大。
我院的专家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一套针对褥疮病人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
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
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操作简单,皮瓣血运好,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一期完成修复等优点,克服了传统褥疮治疗方法的易复发、易感染等缺点,是治疗骶尾部巨大褥疮的理想方法。
手术方法:
1、清创:病人均采用全麻下卧位手术,先彻底切除溃疡及周围的瘢痕组织,凿除突出及感染的部分骨组织,并将骨面修平整。
2、皮瓣设计:标明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上1/3交点,该点为皮瓣的旋转轴。在连线上方根据骶尾部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皮瓣,注意从轴点至皮瓣最远端距离要大于至创面最远端距离,并标明皮瓣与创面间切口线。
3、肌皮瓣切取:先作皮瓣蒂部及上部切口,寻找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将两者钝性分离,掀起臀大肌显露走行于肌肉深面的臀上动脉浅支或臀下动脉皮支血管,确认血管进入皮瓣去后,切去肌皮瓣。处理蒂部时,在肌皮瓣的营养血管周围需保留少量臀大肌纤维,形成窄小肌肉蒂,既保护血管蒂,又方便转移。
4、肌皮瓣转移:肌皮瓣切取以后向内旋转,即可完全覆盖创面且到达无张力缝合骶尾部创面,供应创面也可一期缝合,皮瓣下置放负压引流管。
臀大肌是髋关节伸肌,全臀大肌皮瓣转移术对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仅适用于截瘫病人,而非截瘫病人宜选用部分臀大肌皮瓣转移术,术后对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因此要注意对不同的骶尾部褥疮患者选择不同的术式。
该方法已经连续治愈过千余例患者,无复发。是现今治疗褥疮最理想的选择。
专家提醒,褥疮重在预防,做好病人的日常护理,勤翻身、勤活动、注意卫生等。如发现褥疮。应及时到院做相应处理,如有疑问,可随时在线咨询专家或者拨打电话0531-55500531咨询。
如有不明,可以免费咨询在线医生,或者拨打电话0531-555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