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长期受压,经久不改变体位,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压疮,又称褥疮。见于不正确的半坐卧位或坐位、瘫痪、昏迷、年老体弱、消瘦、水肿及手术后不能自己移动体位者。
褥疮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长期压迫不活动。正常机体,通过感觉系统在产生缺血之前检测持续性局部压力。不同的组织对压迫有不同的敏感性,肌肉组织最敏感,而皮肤受压较耐久。文献报道外部压力作用于皮肤2小时后其下面的肌肉会产生缺血改变。相同压力作用于皮肤6小时肌肉完全变性。长期卧床的病人中许多皮肤的损伤是因压迫导致肌肉缺血,组织坏死的结果。
皮肤经常受潮湿及磨擦等物理因素的刺激,如大量汗液、大小便失禁、分泌物、呕吐物、衣服不平整、床单皱折有碎屑、翻身时拖拉、使用脱漆便器等,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抵抗力降低。
褥疮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枕部、耳廓、肩胛、肘部、脊椎体隆重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三种最常发生褥疮的部位是骶骨、大转子及坐骨。
了解褥疮的致病因素,患者家属应该科学的护理患者,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发生,如有不明可在线咨询专家或拨打电话0531-5550053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