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年临床治疗总结经验,青少年群体成为骨不连这一疾病的主要病发群体。由于正处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患上骨不连疾病,对身体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了解青少年骨不连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可降低发病几率,促进健康成长。
青少年高发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固定不当:由于患者年龄偏小,多数家长希望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利用石膏或夹板固定,但由于固定装置不合适或不稳定,常发生的并发症就是畸形愈合、骨不连等。虽断端有良好的血运,但因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时,局部活动度超过了成骨细胞能承受的再生和成骨的能力,而最终形成骨不连。
过早活动: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常不能配合和坚持制动疗法,骨折初期愈合后,不适症状减轻,就开始尝试下地活动或进行一些锻炼,往往因过早和过度负重行走和功能锻炼而导致骨矿丢失骨质不佳,同时可因固定不稳,最终形成骨不连。
感染:骨折部位的感染可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阻碍骨痂形成,降低骨质愈合质量,间接导致骨不连的发生。
过度牵引或复位方法不当:骨折后往往保守治疗中持续过度牵引会导致骨折处接触不良,造成骨折端间隙过大不易连接。另外,复位方法不当或多次反复复位可造成局部损伤加大,愈合进程减慢,在预期时间内不能良好生长愈合。
在护理青少年骨折患者时,一定要帮助患者建立正确预防和护理知识,避免不良因素持续影响导致骨不连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