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简介:患者李义(化名),男,67岁,偏瘫2年卧床,因骶尾部持续受压,2月前出现褥疮。起初仅为局部皮肤发红,后破溃,出现渗液、流脓现象。经生理盐水清洗、局部外用药物以及电磁等照射等方法治疗,褥疮病情不能控制,现褥疮面积约手掌大小,创面发黑,部分可深达骨质,入院后经检查诊为重度褥疮,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
病情分析:褥疮的发病多事由于局部长期受压,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缺氧及营养成分缺乏。局部一旦发生红肿、破溃后,难以自行愈合。像本例李某患者,普通清洗、外用药物不能彻底治疗恢复。褥疮破溃创面极易伴发感染,出现脓液分泌物、甚至疮面发黑,往深部发展,可能破坏骨质,导致骨髓炎。由于褥疮及原发病的损害,营养消耗过多,出现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等,进一步加剧褥疮修复愈合难度,形成恶性循环。
快速治疗恢复方法:根据李某的病情分析,专家制定诊疗方案如下,控制感染,纠正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局部疮面修复,促进愈合生长。正确护理预防复发。
应用新型只能负压引流技术,在不扩大原褥疮疮面的基础上,进行感染组织的彻底清除,最大药物利用效率控制感染,同时经补液、膳食补充方法,提高患者营养基础及健康状态,治疗4天,褥疮感染坏死疮面清除,细菌培养及血液生化检查证实感染控制,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恢复。
考虑李某长期卧床,主要发病原因是骶尾部软组织抗压能力低而发生褥疮。因此采用臀部肌皮瓣转移术进行褥疮修复。因皮瓣取自自身组织,而臀部皮瓣由于抗压能力强,血液供应丰富,不存在排斥反应,易存活的优点,是用于褥疮疮面修复的极佳选择。术后严格预防感染治疗,促进疮面生长愈合修复,继续治疗9天,疮面颜色略红,直径约5cm,生长愈合良好,嘱患者及家属出院。
出院后疮面定期换药,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定时翻身减少受压时间。加强营养物质补充,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有效预防复发。术后1月随访,患者褥疮已愈合良好,且无新发褥疮。